![]() 浙江海威采用7200T壓鑄機生產一體式后車身 新華網報道,浙江海威汽車零件有限公司通過7200噸智能壓鑄島實現汽車后車身一次性壓鑄成型,制作時間從40-50分鐘直接縮短至3分鐘,每天能壓鑄約600個一體式后車身。 得益于浙江嵊州新能源裝備“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海威汽車發展一體化壓鑄等新興技術有了更多上下游產業鏈的支撐。2024年一季度,公司產值同比增長約116%,并計劃在嵊州增加投資,新增用地470畝用于擴大生產。 山東宏燦材料科技“一模四出”工藝試制成功 來自魏橋創業集團的消息,近期,山東宏燦材料科技成功研發試制出一款輕量化汽車備胎支架。該汽車備胎支架采用4400T壓鑄機“一模四出”工藝,實現了單位時間內四倍產量的飛躍,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該汽車備胎支架選用了前沿材料AISi10MnMg替代原有的A380,實現了壓鑄件在承受應力時不產生裂紋的突破,同時加入Mn元素,有效避免了壓鑄過程中的粘模現象,提升了成品產出率。經過T7熱處理工藝,產品物理性能良好,屈服強度超過120MPa,抗拉強度突破180MPa,延伸率則大于10%,極大增強了產品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力勁集團牽頭“一體化壓鑄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日,由力勁集團深圳領威科技有限公司、力勁機械(深圳)有限公司、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華中科技大學聯合研發的《大型薄壁車身結構一體化壓鑄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廣東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據介紹,該項目針對大型薄壁車身結構一體化壓鑄的復雜工藝要求,研制出了7000噸超大型壓鑄裝備,并實現新能源汽車前艙的規模化量產。采用車身結構一體化壓鑄,大幅減少了零部件數量和連接工藝,有助于提升整車質量和性能,并實現車身輕量化。 多利科技擬在上海臨港投資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項目 滁州多利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多利科技)近日宣布,其全資子公司上海達亞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擬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投資協議書》,計劃總投資9億元在臨港新片區投資建設臨港達亞汽車零部件智能化制造基地項目。 多利科技表示,此次項目的實施將更好的滿足客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增強公司產品競爭力,及時把握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機遇。這將有利于提升公司整體產業規模。 湖北銳美鑄造項目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來自江蘇銳美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消息,其在湖北大冶靈成工業園投資建設的湖北銳美輕量化汽車零部件制造項目舉行熔化爐烘爐點火儀式。標志著該項目全面量產已進入倒計時。
湖北銳美作為江蘇銳美在華中地區的重要戰略布局,建設的年產5萬噸汽車零部件項目,引進先進的低壓鑄造設備和技術,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輕量化、一體化鑄造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泉峰汽車8000T壓鑄機將根據市場情況投入使用 南京泉峰汽車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龍泉在近日舉行的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近年新建安徽馬鞍山及歐洲匈牙利生產基地,資本開支較大,公司目前處于經營虧損階段。預計2024年匈牙利生產基地部分產線將開始量產,公司8000T壓鑄機將根據市場與訂單情況適時投入使用。 立中集團獲2家車企的鋁合金車輪項目定點 立中四通輕合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立中集團)發布公告,其子公司天津立中車輪有限公司近日收到某國際豪華汽車制造商(客戶1)和某國際知名汽車制造商(客戶2)鋁合金車輪項目的定點通知。 其中,客戶1項目預計2026年下半年開始量產,項目生命周期4-5年,預計項目周期內銷售金額約2.1億元;客戶2項目預計2025年4月開始量產,項目生命周期5年,預計項目周期內銷售金額約12億元。據悉,2023年度,立中集團營收233.65億元,凈利潤為6.06億元。鋁合金車輪業務銷量2120萬只,銷售收入88.4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