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曲軸箱體壓鑄模異形型芯的鑲拼結構設計 摘 要:介紹了一款汽車發動機曲軸箱體的結構特點及技術要求,基于其結構特點和質量要求,在壓鑄模結構設計時,針對局部區域型腔較深、結構復雜的異形部位,采用鑲拼式結構設計。同時對異形型芯鑲拼結構進行了失效模式分析,通過對模具局部冷卻能力、推桿尺寸及失穩性、螺栓強度等進行設計計算和校核,以保證模具鑲拼結構設計的可靠性。 前 言:壓鑄模是壓鑄生產的重要的工藝裝備,其質量直接影響壓鑄件的形狀、尺寸、精度,尤其是模具的結構設計,還能夠影響模具成本以及生產效率。 壓鑄模成形零件的設計是壓鑄模設計的核心部分,其結構主要是依據鑄件的形狀、結構特點及加工工藝來決定的,對于簡單形狀的鑄件,可以采用整體式結構的型腔,模具結構簡單,強度、剛性高,壓鑄件表面光滑,沒有鑲拼痕跡。但目前壓鑄件已向多功能化、集成化、大尺寸方向發展,因此壓鑄模型腔根據鑄件結構常常采用鑲拼式結構。在進行鑲拼式結構設計時,除了要滿足鑄件的質量要求,更要保證模具的鑲拼結構具有良好的強度、剛性、韌性及表面質量。本文以汽車發動機曲軸箱體為例,介紹異形型芯的鑲拼結構的設計方法,通過合理的設計鑲拼結構,保證鑄件質量,延長模具壽命。 1、曲軸箱體的結構特點及技術要求 圖1是某款汽車發動機曲軸箱體,材料為ADC12,鑄件外形輪廓尺寸442 mm×358 mm×173 mm,質量約為4.5 kg。此產品結構復雜,箱體外部三個方向有側向凹陷和側孔,法蘭面有多處螺栓安裝凸臺,箱體內部呈多層次不同深度的形狀,中間有鏤空部位。尤其是在圖示A部區域,有兩處三角形深腔,這兩處深腔對模具的制造、維護及鑄件的成形不利,鑄件在三角形內部極易出現粘料、擦傷等質量問題,會嚴重導致泄漏及模具損壞。
曲軸箱體產品的密封測試要求,腔體壓力為100 kPa,泄露量小于20 m³ /min,這就要求鑄件腔體具有良好的外觀質量和內部質量。 2、壓鑄模異形型芯的鑲拼結構 基于上述對曲軸箱體的結構分析及技術要求,在壓鑄模鑲塊結構設計時,重點關注圖示A部區域兩處異形深腔處的結構設計。針對曲軸箱體此處型腔較深、結構復雜,壓鑄時熱量集中且易于損壞的特點,采用鑲拼式結構設計,結構形式如圖2所示。
異形型芯成形處起于模具主分型面,最大外輪廓約45 mm×45 mm,高度154 mm,脫模斜度2.5°。由于外輪廓為不規則形狀,同時側面有兩處需設計推桿孔,推桿孔占型芯邊緣小半圓,為保證裝配精度及推桿孔的精度,此鑲拼的異形型芯需要采用線切割加工,連接方式采用螺栓固定。由于型芯壓鑄時被周邊金屬包裹,熱量很大,心部需要設計冷卻水道對型芯進行冷卻。鑲拼的異形型芯結構圖如圖3所示。
圖3 異形型芯
曲軸箱體采用鑲拼結構型芯的優點如下。 3、設計計算 確定局部采用鑲拼結構后,需要針對異形型芯的結構特點,并結合生產經驗,對鑲拼處結構進行失效模式分析,以便在模具設計中采取措施,消除隱患。曲軸箱體采用鑲拼結構型芯,由于異形型芯體積小,結構復雜,為滿足鑄件的質量要求必須設置冷卻水道,為實現其模具使用功能,設計螺栓連接及推桿推出,因此可能存在的主要失效模式:①由于設計空間限制,冷卻水道的能力不足造成型芯溫度過高,鑄件產生粘模、擦傷等表面質量;②局部抱緊力過大,鑄件粘模、推桿斷裂;③連接螺栓疲勞失效斷裂等。 基于以上對模具失效分析,必須對型芯的冷卻能力、推桿尺寸、螺栓強度進行相關計算和校核,避免使用中出現各種失效,同時結合分析試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設計優化,為該鑄件的大批量生產提供工藝參考。 3.1 冷卻水道的設計計算
壓鑄模具中,冷卻系統的設計有利于控制模具的溫度,使其內部的熱量達到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從而保證產品的質量。壓鑄生產過程中型芯長時間被高溫金屬液包裹,溫度上升,由于鋁和鐵在高溫下的親和性,形成一對擴散偶,極易發生粘模,從而影響鑄件質量和模具壽命,因此型芯的冷卻水設計是型芯結構設計的關鍵要素之一。根據異形型芯結構形狀,將冷卻水道設計在異形型芯中心位置,成臺階孔,前端直徑7 mm,距離成形表面最小距離8 mm,保證成形部位的快速冷卻,后端直徑10 mm,加大冷卻能力。
壓鑄過程中傳入模具的熱量可以用公式(1)進行估算: 式中:Q入 為傳入模具型芯的熱量(kW),m為包裹異形型芯的壓鑄金屬質量(kg),q為壓鑄金屬從澆注到推出散發出的熱量(kJ/kg),見表1,n為每小時壓鑄的件數。針對曲軸箱體異形型芯局部區域,m為0.16kg,q取888 kJ/kg,n為30,代入式(1)得Q入=1.18kW。
表1 壓鑄合金從澆注到推出散發出的熱量
(2)冷卻水道帶出熱量
表2 單位長度冷卻水道從模具中吸收的熱量 經計算,異形型芯局部區域冷卻水道帶出熱量Q出 大于傳入模具型芯的熱量Q入,冷卻能力滿足要求。試生產過程中使用800 kPa壓力的純凈水對型芯進行冷卻,通過調整型芯冷卻水回水管路流量閥的閥開度控制冷卻水流量,最終確定此異形型芯的水流量在0.8~0.9 L/min時,型芯在模具開模時溫度控制在160~220 ℃,滿足工藝要求。 3.2 推桿的設計計算及優化 壓鑄模設計時通常對鑄件整體進行推出力的估算,從而確定選用的推桿直徑和數量。對于大型壓鑄模具而言,為減少模具在使用過程中易損件的故障,提升設備綜合效率,在模具空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用大直徑的推桿。而此產品結構特殊,在異形型芯處存在局部包緊力大而且推桿設計空間受限,因此需要對異形型芯局部推出力進行計算,確定異形型芯周邊的推桿直徑及數量是否滿足要求。
(1)局部推出力的計算
圖4 壓鑄件推出時的受力狀況圖 式中:Ft 為壓鑄件脫模時所需的推出力(N);Fb 為壓鑄件對模具零件的包緊力(N);K為安全系數,一般取1.2;P為擠壓應力,垂直于型芯表面,對于鋁合金一般P=10~12 MPa,A為壓鑄件包緊型芯的側向面積,曲軸箱體異形型芯的側向面積為18 788 m㎡ ;μ為壓鑄合金對型腔的摩擦系數,取0.2~0.25;α為脫模斜度,異形鑲件的脫模斜度2.5°。將上述數據代入式(3),得異形型芯的局部推出力Ft=3878 N。
(2)推桿直徑的計算 (3)推桿的失穩校核 對于細長推桿,為保證推桿在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需要對單個推桿進行失穩校核,如果穩定性達不到要求,則需要增加推桿數量或加大推桿直徑。推桿的穩定性校核公式如下:
式中:KW為穩定安全倍數,鋼取1.5~3;η為穩定系數,η=20.19;Ft 為單個推出力(N);E為彈性模量(N/c㎡),鋼的彈性模量E=2×107 N/c㎡ ;J為推桿抗彎截面積(c㎡ ),Φ8 mm的推桿抗彎截面積J=πd2 /64=0.049 c㎡;L為推桿全長(cm),曲軸箱體異形型芯處推桿長度L=52.8 cm。將以上數值代入式(5),得KW =3.66,大于鋼的穩定安全倍數,滿足推桿運行的穩定性要求。 按此設計方案制造模具,在小批量試生產中出現異形型芯兩側推桿發卡、推出受阻現象,拆卸后發現推桿變形。進一步分析,異形型芯一側受內澆道的沖刷和沖擊,對型芯和周邊推桿造成不良影響。推出力除了受鑄件結構和形狀影響外,還受型芯的表面粗糙度、溫度以及壓鑄工藝參數、推桿孔的精度等因素影響,在多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下,需增大其安全系數。卸模后拆解模具,將異形型芯與動模型腔裝配加工異形型芯兩側推桿孔,在零件結構允許的最大范圍內由Φ8 mm加大至Φ9 mm。由于采用合加工的工藝,推桿直徑加大的同時提高了推桿孔的精度,再生產驗證推桿運行平穩可靠。 3.3 螺栓強度的校核 由于異形型芯體積小、局部包緊力大、結構復雜,異形型芯的固定采用螺栓連接固定方式,在型芯底部三個角方向最大可以設計出三個M8螺栓與動模套板連接。在鑄件推出過程中,螺栓受軸向力的作用,其強度校核公式:
式中:б為螺栓實際承受的應力(MPa),F為單個螺栓承受的軸向力(N),d為螺栓小徑(mm),[б]螺栓許用應力(MPa)。按三個螺栓均勻受力計算,F=1.3Ft/3=1 680 N,M8螺栓小徑Φ6.5 mm代入式(6)得б=50.65 MPa。模具采用高強度螺栓,許用應力大于80 MPa,螺栓強度校核滿足要求,可以避免鑄件推出過程中因螺栓失效而導致的鑄件變形或模具故障。 4、批量生產驗證
曲軸箱體壓鑄模在局部深腔處采用異形型芯鑲拼結構,簡化了模具制造難度,工藝簡單加工方便,型芯拋光后表面粗糙度小于Ra =0.4 μm,尺寸精度及外觀質量均滿足要求。模具經過大批量生產驗證,異形型芯冷卻效果良好,模具溫度穩定在工藝要求160~220 ℃,如圖5a所示。鑄件在局部深腔處沒有因模具溫度過高而產生的粘料、擦傷等外觀缺陷,如圖5b所示。異形型芯的使用壽命達到8萬模次以上,降低模具維修難度和制造成本,保證了鑄件質量。按此模具結構已復制多套模具進行批量生產,鑄件品質優良,模具運行穩定、可靠。
5、結論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