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舜富精密機加工車間 物產中大集團收購舜富精密,進軍壓鑄產業 近期,物產中大集團旗下物產中大(浙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物產中大產投”)通過受讓老股與增資相結合的方式,成功完成了對知名壓鑄件生產商——舜富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舜富精密”)的收購。 本次收購是物產中大產投繼2023年成功收購浙江柒鑫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后,在新材料輕量化業務板塊的又一重要布局,也是其第二個成功落地的控股項目。此次收購為物產中大產投打造完整的“鎂”產業生態閉環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舜富精密公司深耕鋁合金精密壓鑄領域已十余年,具備車規級壓鑄件的全流程生產加工能力,服務于交通運輸、通訊電子、儲能系統等多個應用場景,并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壓鑄行業50強之列。通過本次收購,舜富精密公司將能夠依托物產中大產投在鎂行業的資源布局,從源頭上提升金屬輕量化業務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并以成果轉化持續推動“鎂”產業的發展。 比亞迪深汕工廠引進超大型壓鑄島生產一體化壓鑄電池托盤 據深汕視點報道,近日,力勁科技集團深汕生產基地所提供的9000噸級及5000噸級超大型壓鑄裝備,已成功部署于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的新能源汽車智能模具及車燈項目中。
圖片源自深汕視點 據了解,一體化壓鑄工藝已成為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主流技術之一。此次投入使用的9000噸級及5000噸級超大型壓鑄裝備,主要用于生產一體化壓鑄電池托盤產品,這些產品是新能源汽車制造過程中的關鍵組件。 據悉,2024年,比亞迪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的投資力度持續增強。公司先后簽約了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三期、四期項目。目前,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期已滿負荷生產,二期產能正在逐步提升,三期項目已正式動工建設。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比亞迪實現了全球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下線。 安徽雄邦壓鑄項目預計一季度試產 安徽新聞聯播報道,近期,位于安徽六安開發區的雄邦壓鑄項目正在調試設備,依托當地實施的“三個一”聯合驗收制度,即:制定“一個標準”、確定“一套人馬”、實行“一次辦結”,讓項目驗收時限壓縮了60%,預計一季度即可試生產。據悉,該項目由文燦股份投資建設。
新聞鏈接:文燦股份:6000噸到9800噸壓鑄機超過11臺 文燦股份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現有6000噸到9800噸壓鑄機超過11臺,將根據客戶需求規劃持續投放大噸位壓鑄機。 錫南科技(泰國)生產基地奠基 2025年1月5日,錫南科技(泰國)有限公司在泰國羅勇府泰中羅勇工業園二區舉行動土奠基儀式。作為無錫錫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錫南科技)全球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通過在泰國的布局,錫南科技將能夠更好地服務國際客戶,提升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錫南科技于2024年與其全資子公司無錫卡斯汀材料有限公司簽訂了《合資協議》,共同在泰國設立了新的合資企業,承擔泰國工廠的建設和運營工作。整個泰國工廠項目的總投資額預計為6800萬美元(或等值外幣),涉及公司設立、土地收購、設施建設及設備采購等多個方面。泰國公司將專注于鋁合金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 美利信科技宣布終止3.6億元收購德國及波蘭公司股權 1月11日,行業知名汽車零部件制造商、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企業——重慶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利信科技)宣布,公司及董事會基于審慎考慮,決定終止對德國VOIT Automotive GmbH的97%股權以及波蘭Voit Polska Sp.Zo.o.的100%股權的收購。 據了解,2024年10月24日,美利信科技推出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通過全資子公司美利信科技國際有限公司在盧森堡設立全資子公司,以現金方式分別購買德國BIEG Invest Eng.&Bet.mbH、VoitBeteiligungs GmbH、Hendrik Otterbach所持有的VOIT Automotive GmbH97%股權,以及BIEG Invest Eng. &Bet. GmbH、Christopher Pajak等7名自然人所持有的Voit Polska Sp.Zo.o. 100%股權,交易總對價約3.6億元。交易標的公司主要從事鋁合金壓鑄、機加工及沖壓冷成型業務,是歐洲汽車行業擁有70多年悠久歷史的技術專精型品牌——VOIT。 按照原計劃,收購完成后,美利信科技將在歐洲設立本地化的生產制造基地及技術中心。對于終止收購的原因,美利信科技解釋稱,在交易推進過程中,公司及交易各相關方結合外部環境和公司實際情況,對本次交易事宜進行了深入的協商和談判。然而,最終未能就交易補充事宜達成一致意見。 湖北航特新能源裝備精密制造項目開工 1月10日,湖北荊門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湖北航特新能源裝備精密制造項目現場舉行。航特項目由湖北航特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將聚焦新能源汽車、摩托車、空天裝備和其他高端設備及精密零部件領域,引入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打造智能化、綠色化的生產基地,持續提升航特裝備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伊之密全年營收預計約50.5億元 伊之密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2024年度,公司的經營情況良好,生產緊張有序,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公司預計營業收入約50.5億元,同比上升約23.30%,其中內銷收入約36億元,外銷收入約14.5億元。同時,2024年度,在行業景氣度回暖的情況下,公司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加大銷售力度,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凈利潤同比增長,預計凈利潤為58,460萬元至64,620萬元,同比上升22.53%至35.45%。 兆力電機在湖南永州建產能轉移新工廠,含壓鑄生產線 據今日永州報道,近日,在湖南兆力電機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生產線正在趕制年前的訂單。據介紹,2024年10月29日,廣東兆力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南永州市道縣人民政府達成投資協議,在道縣注冊成立湖南兆力電機有限公司,租賃2棟標準廠房,目前3條生產線建成并開始試生產。
廣東兆力電機集團專業生產各類電機,產品包括罩極電機,無油空氣壓縮機,電容電機,壓鑄件等。公司在廣東的中山、深圳及安徽蕪湖建有工廠。公司在湖南建設新工廠,計劃將深圳及中山工廠罩極電機的產能轉移過來。目前,湖南工廠8條生產線已經成型,3套280T壓鑄設備、2套200T沖床已經進場,正式投產后可實現月產量100萬臺電機。 我國科研人員成功試制鎂合金注射成型汽車車輪 近日,重慶大學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高端裝備鑄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攜手重慶戴卡捷力輪轂制造有限公司、寧波保稅區海天智勝金屬成型設備有限公司、寶武鎂業旗下的重慶博奧鎂鋁金屬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市搏潤模具有限公司以及重慶明月湖實驗室等單位,聯合開發出全球首例鎂合金半固態注射成型汽車車輪。該車輪采用海天智勝金屬的3600T鎂合金半固態注射成型機進行批量試制。
目前,鎂合金汽車車輪主要采用固態鍛造成型技術。在此次試制中,項目團隊創新性地運用了半固態注射成型技術,并結合四種鎂合金材料,成功制備了16寸普通乘用車車輪。該車輪單次注射量達到10kg,車輪凈重為7kg,與傳統鋁合金車輪相比,減重效果約達30%,不僅顯著實現了輕量化,還大幅度降低了材料和制造成本。 八達新材料有限公司引進4000T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 來自伯樂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近日,其自主研發的4000T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成功完成各項數據測試與生產調試,正式啟運發往八達新材料有限公司。該設備采用了創新的半固態觸變注射成型技術,能夠在保證材料性能的同時,大幅降低能耗和生產成本。其理論注射量高達17KG。
安徽昊方新能源鋁壓鑄項目有序推進 來自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的消息,安徽省蚌埠市的蚌埠昊方新能源鋁壓鑄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該項目由安徽昊方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建設鑄造車間、機加車間等,購置鋁合金熔化、重力/高壓/低壓鑄造、熱處理、數控加工中心等生產設備。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8萬噸鋁合金鑄件的生產能力。
蔚來針對"一體化壓鑄"開發免熱處理鋁合金"NIO-2"完成驗證 蔚來近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自硬化新合金“NIO-2”(免熱處理鋁合金材料-本刊注)已經完成了全面驗證。這款新合金是用于高壓壓鑄(HPDC)的鋁合金材料,由蔚來材料研究與應用研究室團隊(MRA)進行研發和驗證。“NIO-2”合金已在蔚來ET9以及樂道L60白車身上得到應用,并計劃向整個汽車行業開放。這款新合金的推出,不僅打破了C611鋁合金在中國大型壓鑄市場上的壟斷地位,還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知識產權效益。
作為業內首款由中國汽車品牌開發的結構大型鑄件用自硬化鋁合金,“NIO-2”的驗證和應用標志著蔚來在技術創新和材料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通過這款新合金的應用,蔚來有望進一步提升車身壓鑄部件的集成化水平,優化生產效率,提高大型壓鑄件的質量,并大幅減少制造過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 東莞吉同鎂重裝升級開業慶典圓滿舉辦 2025年1月14日,東莞市吉同鎂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在東莞塘廈為其重裝升級開業慶典舉行了簡約而隆重的儀式。
吉同鎂公司專業提供鎂、鋁、鋅金屬表面防腐技術及產品解決方案。公司創立于2007年,并首先在深圳注冊成立了深圳市吉同鎂金屬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公司在東莞注冊成立了東莞市吉同鎂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同時將工廠搬遷至東莞塘廈鎮的浩海高新科技園。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和業務持續增長,今年公司完成了對辦公場所的整體重新裝修升級。
吉同鎂公司獨創了鎂合金低阻抗皮膜處理技術、耐高鹽霧皮膜處理技術,研發出新型環保無磷無重金屬的鎂合金陶化納米硅烷處理劑、自修復處理技術,以及鎂合金導電黃處理技術。此外,公司還推出了鋁合金壓鑄件新型除油除膜處理劑、鋁合金常溫拉白劑、鋁合金高鹽霧鈍化劑、封閉劑,以及鎂-鋁共線處理技術、鎂-鐵共線處理技術等金屬表面防腐技術。 大唐科技擬對子公司代新壓鑄增資 1月9日,陜西大唐燃氣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唐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擬出資2500萬元對全資子公司陜西代新壓鑄有限公司(簡稱:代新壓鑄)進行增資,同時將對代新壓鑄3115萬元債權,轉作對其的投資,即公司對代新壓鑄的出資額由1100萬元增至 6715萬元。本次增資不改變代新壓鑄的股權結構,公司持有代新壓鑄的股權比例仍為100%。公司稱,此次增資是基于公司戰略規劃以及子公司經營發展的實際需要,有利于公司業務拓展,優化公司戰略布局,增強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勝利精密:重點發展車載中控屏和輕量化鎂合金結構件等業務 勝利精密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會繼續專注做好主營業務,保持消費電子業務穩定發展的同時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業務(車載中控屏和輕量化鎂合金結構件等)。目前復合集流體等新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 2024年前11月冷室壓鑄機出口670臺 中國鑄造協會發布消息,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24年1-11月,我國冷室壓鑄機共計出口670臺,同比下降6.7%。其中,2024年11月出口86臺,同比下降6.5%,環比增長8.9%。
綠晟LED智能燈具產業園項目新進展 據南平廣播電視臺報道,近日,位于福建南平市城東工業園的綠晟LED智能燈具產業園項目正在有序推進。據介紹,該項目于2024年11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了近30%的工程建設量,預計春節前將完成全部廠房的基礎建設。
該項目由寧波綠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規劃用地面積50畝,建筑面積約4.7萬平方米,將建設壓鑄生產車間、模具研發生產中心、LED燈具組裝車間、高精度SMT貼片車間、注塑生產車間、燈具檢測及研發中心,新上12條LED燈具組裝線,6條高精度SMT貼片線,10臺壓鑄機、40臺注塑生產線,以及相應的LED智能燈具生產研發配套設施。 瑞鵠模具設立全資子公司布局智能機器人產業 瑞鵠汽車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鵠模具)發布公告,公司設立全資子公司“蕪湖瑞祥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瑞祥智能),注冊資本2000萬元,已取得了《營業執照》。瑞祥智能主要從事工業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和銷售,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制造及通用零部件制造等業務。 中信戴卡摩洛哥工廠入選“燈塔工廠”1月14日,世界經濟論壇正式發布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中信集團旗下中信戴卡摩洛哥工廠成功入選,正式點亮非洲第一家“燈塔工廠”。這也是繼中信戴卡鋁車輪六號工廠2021年9月成為全球鋁車輪行業首家“燈塔工廠”后,在海外打造的第一家“燈塔工廠”。中信戴卡摩洛哥“燈塔工廠”聚焦質量、模具、能源、材料、溫度、重量等生產核心要素。
我國全年汽車產銷量均超過310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于1月1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2024年汽車產銷量均超過3100萬輛,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具體數據顯示,我國去年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了3128.2萬輛和314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尤為亮眼,分別達到了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高達34.4%和35.5%。
此外,數據還顯示我國汽車出口量達到了585.9萬輛,同比增長19.3%,進一步鞏固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024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均突破了1200萬輛大關,這已經是我國連續10年位居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世界首位。 特斯拉全球汽車銷量首次超過奧迪 據報道,2024年,特斯拉電動汽車全球銷量為179萬輛,低于預期,但卻超過了德國高端汽車品牌奧迪,這是特斯拉年度全球銷量首次超過奧迪。2024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品牌奧迪的全球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2%至167萬輛,其中,奧迪在德國、中國和北美等市場的汽車銷量均出現下滑。同時,奧迪純電動車型的全球交付量也同比下降8%至16.4萬輛左右。 我國摩托車年產量超1997萬輛中國摩托車商會發布數據,2024年全年,全行業完成燃油摩托車產銷分別為1656.45萬輛和1645.62萬輛,同比增長13.86%和12.99%;電動摩托車產銷分別為340.63萬輛和346.66萬輛,同比下降35.32%和27.96%。2024年1-12月,我國共產銷摩托車分別為1997.08萬輛和1992.28萬輛,同比增長0.79%和2.82%。
2024年1-12月,我國摩托車整車出口量為1101.63萬輛,同比增長26.72%。摩托車發動機出口為114.93萬臺,同比增長21.89%。 龍周新材料再生鋁項目開工 來自孝南融媒的消息,1月15日,孝感龍周新材料年產10萬噸再生鋁項目開工儀式在湖北孝感市孝南區舉行。該項目由孝感龍周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規劃用地30畝,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托盤及再生鋁桿、鋁合金錠。
中金嶺南韶關冶煉廠新建項目啟動試產 來自韶關市融媒體中心的消息,1月10日,中金嶺南韶關冶煉廠稀散金屬綜合回收與高純制備、新增12萬噸鋅基新材建設項目舉行試生產啟動。該項目于2023年9月開工建設。其新增12萬噸鋅基新材建設項目(一期),利用先進工藝技術生產熱鍍鋅、壓鑄鋅、鋅合金犧牲陽極材料等產品。兩個項目達產后,將年產高純戰略金屬鎵鍺銦45噸、鋅基新材料5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