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9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等八部門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明確提出2025 - 2026年行業發展目標及系列政策舉措,旨在通過資源保障、科技創新、轉型升級、拓展消費需求等多個路徑,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方案提出了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2025 - 2026年,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左右,經濟效益保持向好態勢;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1.5%左右;銅、鋁、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高端產品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低碳、數字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此次提出了一系列重點舉措。其中,促進高端產品創新發展,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鏈需求,推動超高純金屬等高品質原料、銅合金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貴金屬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關突破,提升鋁合金及鎂合金結構材料、硬質合金及制品等產品綜合性能。支持有色金屬新材料、低碳冶煉工藝等中試平臺建設。發揮重點新材料平臺作用,支持企業開展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加快材料應用驗證及迭代升級。 在再生有色金屬方面,方案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再生資源回收基地,強化廢銅、廢鋁等廢有色金屬綜合利用,以及廢舊動力電池、廢舊光伏組件等新興固廢綜合利用;加快制定鎢等再生金屬進口標準;支持符合要求的再生銅、再生鋁、濺射后金屬靶材、電池黑粉等再生資源進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動大宗金屬消費升級方面,圍繞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應用領域,持續擴大鎂合金在新能源汽車鍛造輪轂、一體化大型鑄件、電機殼體等部件的應用。支持上下游企業通過簽訂長期采購協議等方式,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擔原料價格波動風險,合力維護供應鏈暢通穩定。 在提升稀有金屬應用水平方面,圍繞集成電路、工業母機、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加快高純鎵、鎢硬質合金、全固態電池材料等高端產品應用驗證,推進超導材料、液態金屬、高熵合金等前沿材料的創新應用。鼓勵下游用戶企業、科研機構等單位開放應用場景,打造應用場景典型案例,培育新興市場。 此次提出的方案是基于有色金屬行業是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具有資源種類眾多、產業關聯度高、戰略價值突出的特點。當前,資源保障能力、高端供給水平和有效需求挖掘不足,外部沖擊影響加大,這些是制約有色金屬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的主要矛盾。 本文素材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 相關數據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1-7月,電解鋁累計產量2637.7萬噸,同比增長2.8%;鋁合金累計產量1062.8萬噸,同比增長14.8%。 據中國有色工業協會鎂業分會不完全統計:2025年8月,中國原鎂產量為8.07萬噸,環比增長1.13%,同比增長15.12%。1-8月中國共產原鎂約為63.73萬噸,同比增長約1.21%。 |